34 那鸿书背景注释

34 那鸿书背景注释

那鸿书

1 尼尼微 这篇谴责亚述首都的神谕,极可能是主前六六三年(埃及城市底比斯被亚述攻占的时期──鸿三8)以及主前六一二年,尼尼微陷落于巴比伦与玛代联军的这段时期。尼尼微座落于底格里斯河上游(古代的库云吉克,现今的摩苏尔),距波斯湾六百哩,离巴比伦两百五十余哩。尼尼微在亚述历史中一直是个重镇,包括主前十四世纪中叶,中亚述帝国建立前的亚喀得、亚摩利、美坦尼等王朝。帝国扩张到达高峰,西拿基立在位(主前705681年)时,尼尼微成了亚述的首都。考古挖掘其宫殿时,发现有关主前七一年入侵、掳掠犹大的石刻。末代国王亚述巴尼帕(主前668627年)的图书馆,提供学者大量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学和科学作品。

1 本时期亚述历史 最后的亚述大王亚述巴尼帕,从主前六六八年起统治,至少到主前六三五年。据信他在那一年逊位,到主前六二七年才去世。他结束执政后,亚述历史陷入不明,有时难以断定谁主政,不过主要的两位是亚述艾得伊拉尼、辛沙依士坤。亚述巴尼帕掌权期间,大部分的叙利亚巴勒斯坦被迫接受亚述治理(然而推罗这地方制造不少困扰)。犹大的玛拿西大多数时候是合作的附庸,但在主前六五二至六四八年亚述巴尼帕的兄弟沙玛士(被任命为巴比伦王),应该是得到玛拿西的支持(见:代下三十三11注释),领导一次反抗运动。巴比伦的最后一次揭竿起义是主前六二六年,当时迦勒底人拿布波拉撒自命为王,并且建立了后来成为新巴比伦帝国的王朝。这些巴比伦人和玛代人结盟,带来亚述帝国的败落,从主前六一四年拿下亚述城开始,六一二年尼尼微城,六一年哈兰,最后在六五年攻克迦基米施。

1 伊勒歌斯 称为伊勒歌斯的地名和部族,仅见于那鸿书。那鸿所处的村落,没有精确的位置。耶柔米认为是在加利利(可能是艾考色 [el-Kauzeh],或迦百农),而后来一般认为是在尼尼微附近或叙利亚。但这些猜测目前都没有足够证据可以确认。

2 忌邪的神 耶和华是忌邪的神,此主题最初出现在十诫(出二十5),而乔舒亚得胜后重申圣约时再次出现(书二十四19),又见于以西结的异象「惹忌邪的形像」(结八5),阻挡神进入耶路撒冷圣殿。这字的意思是决意要热切积极的捍卫那本应属于祂的,敌挡侵占者。神的这种特性,为的是要防止和他神比较,或任何属耶和华者参与其他神只之敬拜或仪式。没有认清耶和华的独一地位,会有合理的报应。

3 旋风和暴风 一如哈巴谷书三10,耶和华被描绘成暴风之主,也控制着能带来生命和破坏的风。这种象征性的言语,展现神的威仪,也见于乔布记三十八1,神现身说话(亦见:王上十九1113的注释),同时为近东地区史诗的常见特色。举例而言,乌加列《巴力和亚拿特史诗》中,巴力神被叙述为乘云者,而他的声音怒如闪电雷声。同样,巴比伦创世故事《埃努玛埃利什》史诗中,暴风神玛尔杜克以控制风和使用闪电,打败了创世浑沌女神查马特。

4 使海河干涸 神控制海、河力量的景象,在古代世界中常见(比较耶稣令加利利海平静,可四39)。旧约中最有力的一例,是分开红海。乌加列人一连串的巴力故事描绘暴风神和海神雅姆,竞赛一较高下。雅姆的形像可能源自于对乌加列附近地中海上剧烈风暴的观察。耶和华「斥责」水流,也见于以赛亚书五十2,以及诗篇一7。两段经文皆明述神的威严胜过自然的力量,能在平常肥沃的地方产生干旱。

4 巴珊和迦密 叙利亚巴勒斯坦一带最为翠绿肥沃的区域,当属巴珊和迦密山丘。其中包括了外约但平原北部,加利利海东边,还有向西北延伸至利巴嫩南方、地中海岸上亚柯湾的丘陵地带。巴珊和迦密都以牧草地和牧牛闻名。看到它们变成衰残干旱之地,实在和传统上富足祝福之地全然相反。这种先知预言是「世界翻天覆地」的阐述,也见于圣经外的「巴兰预言」(代尔阿拉 [Deir'Alla] 碑文)和《奈费尔蒂的异象》(埃及古王国时代)。

5 神显现的结果 耶和华雷轰般的声音和显现,如同地震般撼动土地。然而从述及小山丘陵和控制暴风的力量,可看出此处神显现的描绘是以近迫慑人的雷声、闪电和山地风暴的强风特征为底。另一处与此想象类似的例子是在诗篇二十九39,「耶和华的声音」震碎利巴嫩的香柏树、使利巴嫩跳跃如野牛犊。乌加列(巴力传奇)和赫人神话《乌里克米司之歌》(Song of Ullikummis)都写到暴风之神以同样吓人的方式使用风和闪电。

13 轭和绳索 预言时常指称政治掌控的重担为轭、绳索。迦南族城邦统治者写给法老的亚马拿信函,提到了他们是怎样乐意、信实地服于埃及之轭。亚喀得智慧文学指出负神的轭是值得追求的,因会带来特别的好处。《阿特拉哈西斯史诗》中,众神觉得恩里勒神的轭无法承担,故起而反抗。亚述碑文描述征服其他地方为加诸亚述(Ashur)神之轭于其民,而反抗则描写为将轭抛弃。在此,先知使用古代近东地区相当熟悉的象征。

1415 尼尼微倾覆之后的历史 依据《巴比伦年鉴》,尼尼微是在主前六一二年春天,遭到围攻三个月后,毁于拿布波拉撒(主前625605年)领导的玛代和迦勒底(巴比伦)联军之手。大军并施行礼仪性和实际的亵渎,包括将城的灰烬运回巴比伦。据记载尼城遭水淹没(根据古典文献,迪奥多罗斯和色诺芬的记载),可能和筑坝拦高什河(Khosr)有关(流经底格里斯河东岸尼尼微城的两处要塞,库云吉克与尼比尤努司 [Nebi Yunus])。尼尼微城后来重建,并有希腊、巴底亚、罗马等文化遗址,却从未达到先前的盛况。

14 亚述庙宇、神只 自桑希阿达德一世 (主前18131781年)起,亚述神殿中的主神就是众神之王亚述及战争和爱情女神伊施他尔。其他的神包括战争和狩猎神宁努他,风神阿达德,月神辛、太阳神沙马士,还有一些次等神只,各自有其崇拜中心,和服事的祭司群体。这些神庙受政府丰厚补助,财源是连年战争期间对邻国搜掠所得。他们的仪式和宗教节庆多是借自古老的苏美和巴比伦。几乎每份亚述年鉴叙述军事战争的部分都有这样的字句:「奉亚述神之令」,藉以将战争合法化。在宁鲁德的亚述纳瑟帕二世宫殿里的饮宴碑文中,按年记载了他的军事胜利,并宣明亚述的神只居于他的宫殿。同样,撒珥根二世建于科萨巴德的宫殿,墙上都有一排文字为装饰,上面写着邀请「亚述,众神之父,伟大的主,和住在亚述的伊施他尔」来此安居。西拿基立将亚述首都迁至尼尼微,为女神伊施他尔重建了巨大的神庙建筑,企图建立敬拜众神的宗教中心,以及「无可匹敌的宫殿」建筑大业。在古代世界,将所击败城市的神像摧毁、亵渎其神庙,乃极为常见。那些神像会被践踏、拆毁,头和四肢被切下。

_
在宁鲁德的亚述纳瑟帕二世宫殿的墙刻


_
在科萨巴德的撒珥根二世宫殿的门口


15 犹大受辖于亚述的历史 从大约主前七三四年到尼尼微城在主前六一二年陷落,犹大是亚述帝国内一个附庸国。亚哈斯王进贡给提革拉毘列色二世,并且保持中立以获得独立,导致北国以色列覆亡,和其他邻邦遭劫。希西家试着争取某种程度的独立(清理圣殿、关闭各地的邱坛),导致西拿基立侵入犹大(见:王下十八章注释),拉吉在内的许多城遭灭,还有人口被迫迁移,耶路撒冷遭围攻,全国陷入穷困。玛拿西的政权(见:代下三十三章注释)则以对亚述的掌控全然顺服著称。艾萨克哈顿的附庸条约,除了许多促进和展现政治忠诚的条约之外,并要求重视亚述神且将其奉为自己的神。玛拿西的合作带来一阵子的和平与重建,但是他因此以政治和神学上的妥协出名。在圣经作者的眼里,属历来最糟的国王之列。只有亚述末代国王亚述巴尼帕死后的政治混乱(见一1注释),才让犹大在约西亚王掌管下暂获自由。

3 穿朱红衣服的军人 还未在战斗中染血,士兵的红色制服可能代表着他们是训练精良、有专业配备的战斗单位(见:结二十三6,穿着蓝衣的士兵)。希腊斯巴达人即以在甲冑下穿着红色短袖束腰外衣作为阶级的识别,并进一步吓阻敌人。亚述文学中常常描述城市和乡野沾染着敌人的血,还有军队踏着敌人的血前进。此外,以赛亚书九5提到战士们将衣服辊在血中的举动。因此,军队选择穿着红色短袖束腰外衣来暗示他们覆满敌人血迹,是合乎逻辑的。提珥巴西普 (Til-Barsip)这个遗址画有红色制服,而古典文献描述此时期的士兵穿着红色或紫色短袖束腰外衣。

3 战车上的钢铁 士师时代就已有战车车体上的金属装饰,使其向成排步兵冲锋,威力更强。而装饰战车的例子在亚述浮雕和埃及坟墓壁画中可以见到。

5 护盾 这个字于圣经中出现仅此一次,可能是借自亚述人和其围攻者所用之亚喀得语。这个词在亚喀得语指的是塞子,或是堵塞某物用的东西。由于下一节提到操弄水门,试图使宫殿倒塌,塞子可能是用来阻挡西拿基立王在高什河上游两哩处筑拦水坝后,水通常漫过城墙之处。

6 尼尼微城河闸 西拿基立王细心计划了运河、水门的网络,以控制高什河的水,提供尼尼微城及周围农田灌溉渠道。虽然本段的原文艰涩,大致上的情形包括筑坝拦河,然后急忙爬上城墙。水坝就当作塞子一样,可以把水放到城里。当水门一开,水墙会冲向城墙,使城墙倒塌。《巴比伦年鉴》没有提到用洪水作为攻城的方法,不过古典文献有。尼尼微所发现考古学的线索,指出有大火灾,但是没有洪水破坏的迹象。

_
西拿基立祈祷的浮雕


6 尼尼微宫殿 「无可匹敌的宫殿」,或今日所称「西南宫殿」,是西拿基立王于主前七三至六九一年间所建,由许多互相连结的房间和宫廷所构成(估计有1635 x 786呎,可以容纳二十五座美式足球场)。最靠近御座的地方,有石灰岩雕刻装饰的外墙,巨大的雕像(有翼的公牛,有鱼鳞的巨人)以及精细的军事战役浮雕。功能更实用的外院,则没有煞费苦心的设计或雕像。

  尼尼微宫殿的挖掘已经持续超过一百二十年,从一八五年代英国考古探险家雷亚公爵(Sir Austen Henry Layard)开始到现在,依然没有完全出土。它的布局是取决于先前已有的伊施他尔神庙,库云吉克土丘最高点的庙塔,以及东南方、西方的高什河、底格里斯河。

1112 狮子的暗喻 亚述众神的图像画中,将尼尼微城的守护女神伊施他尔,画成与狮子相伴,而太阳神沙马士则被描绘成有翼的狮子。

  亚述国王,如艾萨克哈顿(主前680669年)描述他们自己的盛怒和战斗时的勇猛如同狮子。然而在此处,一度骄傲地为自己及幼狮予取予求的狮子,却畏缩着,不再发号施令。如此,先知以亚述人最爱的暗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4 尼尼微犯罪 此处提到尼尼微的罪恶,其实际罪行不明。然而,这些卖淫和行巫术都是众所周知的暗喻,用来描写蹂躏他人的城市或国家,因为巫师和娼妓都是加害弱者、易受诱惑或疏忽之人。这种诱惑人的娼妓形像,其他例子包括启示录十八3的巴比伦,以西结书十六1522与二十三28的耶路撒冷。这里可能也是指尼尼微城的守护女神伊施他尔,其仪式与传说常包含露骨的性活动。这也可能指亚述人所建立的繁复政治网络,企图要扩展对古代近东大部分地区的掌控。

  西拿基立的使者拉伯沙基嘲弄希西家(赛三十六),提到埃及与亚述争权夺势(赛三十六46),而较小国家被划入条约、附庸,导致贫穷与灭亡。显然亚述人经济上剥削叙利亚巴勒斯坦的自然资源,也可用于那鸿所列的尼尼微罪状(见:启十八1417)。

7 无人安慰 有位学者(Becking)主张那鸿书一些审判宣告与附庸条约的诅咒类似。他从这一节看出是亚述的诅咒,谓死者将无人关注其亡魂,为其泼洒奠酒。

8 底比斯(和合本:「挪亚们」) 在嘲弄尼尼微的同时,那鸿提醒他们另一个有坚固防御的城市,底比斯(挪亚们原是希腊文,希伯来文沿用)无法抵挡亚述巴尼帕的亚述军队于主前六六三年进攻。古实的统治者坦塔马尼(Tantamani,主前664657年,第二十五王朝)于六六四年控制了底比斯和挪弗(Memphis),招致亚述人的攻击,因为亚述人支持当时北方尼科政权(遭坦塔马尼处决)。在亚述猛攻之下,坦塔马尼在底比斯抵挡了一阵子,随即弃城逃至纳帕塔(位于努比亚地方)。

  底比斯位于挪弗南方三百二十五哩处(也就是开罗南方十五哩)的尼罗河东岸,有着像尼尼微一样的壕沟和其他精心建造的防卫系统,给人一种牢不可破的幻觉。此外,如同尼尼微一样,它也是个圣城,献给亚孟神,城内包含了雄伟的卡纳克神庙群。

_
卡纳克神庙群


9 古实、埃及、弗人、路比族为盟邦 当底比斯被亚述人征服时,它和埃及是由古实(努比亚)王朝(第二十五王朝)所统治。努比亚的首都是纳帕塔(在尼罗河第三、第四险滩之间,底比斯南方八百哩处,今日苏丹境内)。古代路比(利比亚)大致是沿着亚历山太港以西的海岸,但包括了尼罗河谷以西的大片沙漠。弗就比较难定位,最可能的结论是,弗是利比亚的别名,用在一起指的是古代埃及西部,以今日利比亚国为主。

10 为尊贵人拈阄 当埃及的领导人被迫投降,他们如同奴隶般,与其余劫掠之物一起被发配给亚述指挥官。分配劫掠所得的方式,包括拈阄,见于荷马作品《埃利奥特》、马里文献,与约珥书三3

14 预备受困 古代近东城市的防御工事包括土制的堡垒,有坡度的斜堤,以及建立于石块根基上,以曝晒干燥的泥砖制成的高耸城墙与门(厚可达二十五至三十呎)。然而,风雨侵蚀这些墙,必须不断地修补。需要成千上万的砖头,花费多不胜数的时间制造。

  许多皇家年表和碑文提到修补建造城墙,是重大成就。在预期将受围攻的情况下,这显得更为重要。尼尼微的城墙是由西拿基立王建造,周长约七哩半。受围攻时,确保有足够水量供应也很重要。

  尼尼微的水主要来自河水以及相连的水道,但供给可能受到城外包围的敌人破坏。此处的打水指的是将城中的大蓄水池装满。

1517 蝗虫的暗喻 有史以来,大群的蝗虫就定期侵扰近东。牠们源自沙漠与草原地区的无翼蚱蜢,而当其族群数量成长,就变成有翼的蝗虫,其数量之多,进食、交配与产下大量幼虫的时候可遮蔽日光(见:出十120注释)。

17 首领与军长 此处那鸿用广为人知的亚述职称来指朝臣和文官(可能是一个行政官员的泛称)。当时代的记录显示尼尼微城将破之际,有些由亚述乌巴列二世所带领的官员成功地逃到哈兰。

18 亚述王的身分 由于那鸿书的年代并不明确,无法推知这最后一篇神谕中的亚述王是指哪一位。大多数的学者认为最早的可能年代是主前六六三年底比斯城被攻破后不久,而最晚可能是六一二年尼尼微城实际陷落时。

  那鸿书可能是六二七年亚述巴尼帕死后,亚述帝国开始分崩离析时,为鼓励犹大人民起来反抗而写。这里所指,另有可能是尼尼微城攻破时的亚述王辛沙依士坤。

 

顶部 上页 | 下页

           
  
旧约 新约 专题 原文